人成视频在线另类春色|一级在线AA免费观看|人人揉揉揉揉揉日日aV|国产剧情三级片在线观看|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|無碼精品A∨在線觀看中文|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|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√

“反差”出新聞敘事顯力量
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1-06-28 15:30:44   
“反差”出新聞敘事顯力量

  一篇報道能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并不容易,能推動相關法律條款的修訂更不容易,而這兩點,通訊《一個災區(qū)農(nóng)村中學校長的避險意識》都做到了。此稿在新聞發(fā)現(xiàn)和表達兩個方面,都做得很好。

  “反差”即是新聞價值

  該稿采寫于2008年5月23日,距離汶川地震11天,媒體報道的視角從初期的災情、救援開始,投向心理援助、追問“豆腐渣”工程等。此時,新華社記者朱玉等人跟隨心理專家來到離北川只有20公里的重災區(qū)安縣桑棗中學。這次地震中,這里的學校2000多名師生無一傷亡。在與校長葉志平聊天時,他隨口說道, 如果這些教學樓不及時加固的話, 那么2000多名師生肯定全完了。說者無意,聽者有心,周邊地區(qū)的校舍大都坍塌,師生傷亡慘重――反差就是新聞!職業(yè)敏感讓記者繼續(xù)深挖下去,于是產(chǎn)生了這篇生動的通訊。而在此前,各路記者也來過,因為桑棗中學位于前往北川的必經(jīng)之路上,但沒有傷亡的情形卻讓眾多記者悻悻離去,以為這里不會產(chǎn)生新聞,沒有加以關注。

  通常的認識,既然報道災害,有災的地方才有新聞。然而,如果普遍都是災害現(xiàn)象,那么在災害的包圍中,無災或災害很輕的情形本身,就具有了新聞價值。新聞價值永遠是一個相對的概念,新聞是從正常的事件流程中脫軌而出的信息,是人們正常預期的中斷。當人們接受到的信息顯得正常之時,非常的信息往往便具有了新聞價值。當我們把單一的“非正?!毙畔⑴c我們習慣性適應的情形、事實放在一起,若產(chǎn)生巨大的反差,則新聞價值更大。也就是說,事實在比較中帶有的反差越大,越具有新聞價值。

  5?12地震后,“無一傷亡”和震后挺立的這棟教學樓變成了非常信息,因為它們與災區(qū)各地巨大傷亡數(shù)字、大量倒塌的校舍之間相形反差。教學樓不倒,是什么原因?“無一傷亡”的事實是如何發(fā)生的?這篇通訊捕捉到了對比中產(chǎn)生的新聞價值要素,把一個普通中學校長平時加固教學樓、定期組織應急疏散演練的真實故事講述出來,一定程度回答了當時人們關于“災難能否避免”的疑問。

  別有特色的敘事

  這篇通訊在敘事策略上也呈現(xiàn)出諸多特點,同樣值得我們探討。

  1. 敘事只從一個角度切入,顯現(xiàn)報道深度。我們關于人物的通訊,通常都是全景式的,這篇通訊僅選取一個角度,即校長對師生生命安全的關注,抓住故事的兩個核心情節(jié),即“加固教學樓”和“組織應急疏散演練”,將校長葉志平寫活了。近年來的人物通訊,注意避免“高大全”的寫作模式,普遍采用“多視角”寫人物,但切入的視角多了,就等于沒視角,陷入新的類型化。該通訊采寫時,校舍的質量問題已經(jīng)成為傳媒的話題之一,在此背景下,作者及時記錄和傳達了另外一種聲音,一個災區(qū)中學校長盡其所能保障師生生命安全的責任心躍然紙上。本文獨辟蹊徑卻不突兀,而且不枝不蔓,緊緊圍繞著“避險”來寫,學校教學質量很高等素材僅一筆帶過,角度單一卻有深度。

  2. 敘事邏輯清晰,結構緊湊。寫人,必須通過“事”來表現(xiàn)。通訊從“地震發(fā)生,校長葉志平往學校趕”寫起,到“回到學??吹饺熒踩粺o恙”結束,在時間脈絡中,穿插了大量平時加固教學樓、地震來時緊急疏散演練等情景,而且,一段一個細節(jié),沒有小標題,緊湊、連貫,一氣呵成,與緊張的抗震救災、奮力搶救生命的大背景相吻合。作者飽含激情卻又理智控制,文中沒有出現(xiàn)一句明顯的抒情和議論,對事實的評價是通過緊張中略帶舒緩的敘述節(jié)奏、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敘事結構實現(xiàn)的。開頭一句“他矮,胖胖的”,簡潔、傳神,有文學手法,瞬間就吸引了讀者的目光,激起了想要了解這個人的欲望;結尾一句“他叫葉志平,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,四川省優(yōu)秀校長”,交代了人物的基本情況和身份;文章首尾呼應,相當完整。

  3. 旁觀直描敘事。該文通篇使用第三人稱,以直描手法為主,如:“將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,按正規(guī)的要求,從37厘米直徑的三七柱,重新灌水泥,加粗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,他動手測量,每根柱子直徑加粗了15厘米?!睕]有任何修飾,只是事實和細節(jié)陳述,類似于文學創(chuàng)作中的“零度敘事”,沒有褒貶。但沒有褒貶如同褒和貶一樣,也是一種態(tài)度。作者用旁觀直描的敘事手法奠定了理性、冷靜的敘述基調(diào),把對葉志平的敬佩與褒獎隱含在客觀描述中,體現(xiàn)在細節(jié)描寫上,不見一句稱贊,卻通篇都是稱贊。

  此文直接引語只有兩處:一處是疏散時,老師站在樓梯上喊:“快一點,慢一點!”另一處是學校墻上寫著的標語“責任高于一切,成就源于付出”。新聞講究使用直接引語,它可以增強親切感和現(xiàn)場感,但運用要恰到好處?!翱煲稽c,慢一點”,形象地再現(xiàn)了老師們當時的緊張與矛盾,真實地體現(xiàn)了老師們的責任心和對學生生命安全的重視,而這一切都與校長平日的堅持和影響分不開。那句“責任高于一切,成就源于付出”,實際上是借用這句標語,對葉校長的行為的思想來源,做了很自然的交代。若由作者直接說出來,就顯得套路了。

  4. 敘事語言貼切自然。人物通訊的語言應與人物的身份、個性等相吻合。葉志平是一個中學的校長,對于學校內(nèi)部的事,他是有權威的,如對于他平日搞緊急疏散演練,文中寫道:“有反對意見,但他堅持?!睕]有修飾和具體描繪,平淡的字里行間傳達了他在這一事情上的執(zhí)著與責任意識。文中提到學生,多處使用“娃娃”、“娃娃們”這一頗具地域性和親切感的稱呼,符合人物生活的語境,拉近了讀者與文中人物的距離,增加了現(xiàn)場感,也自然地透露了葉志平對學生們的真情關愛。另外,此文在緊湊的節(jié)奏中以短句為主,凝練、精準,有力度。

  這篇通訊行文洗練,激情含而不露,不動聲色卻意味深長,但是通訊標題美中不足,不夠生動,中規(guī)中矩;“意識”一詞沒有體現(xiàn)出人物對責任、對生命權的那種認識高度。

  然而,這篇通訊介紹的桑安中學的防災經(jīng)驗,直接推動了2008年底我國防震減災法相關條款的重新修訂。

  (作者:陳力丹,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(fā)展研究中心教授;張晶晶,山東政法學院新聞傳播系講師)


  附:通訊《一個災區(qū)農(nóng)村中學校長的避險意識》概要:

  他矮,胖胖的。

  地震來臨時,他正在綿陽辦事。他心里最怕的是學校那棟沒有通過驗收的教學樓出事。

  那棟樓建設時,沒有找正規(guī)的建筑公司,也沒有人敢為它驗收。

  后來,他當領導了,下決心一定要修這棟樓。

  1997年,他把與這棟新樓相連的一棟廁所樓拆除了。

  1998年,他重新在板縫中灌注了混凝土。

  1999年,他又將樓的磚欄桿換成鋼管欄桿,將22根承重柱子,按正規(guī)要求,從37厘米直徑加粗為50厘米以上。

  這棟樓,建筑時才花了17萬元,光加固就花了40多萬元。

  學校沒有錢,他一點點向教育局要。他知道,教學樓不建結實,早晚會出事,出了事,沒法向娃娃家長交代。

  于是,他從2005年開始,每學期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。

  剛開始時,有反對意見,但他堅持。

  后來,學生老師都習慣了,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。

  而且,每周二都是學校規(guī)定的安全教育時間,集體開會時,他要求大家必須平端椅子――避免踩踏。

  那天,地震波一來,所有人趴在桌子下!前后門都打開了,震波一過,學生們立即沖出教室,按著平時學校要求、他們也練熟了的方式,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,全部沖到操場,以班級為組織站好,用時1分36秒。

  他從綿陽沖回來,沖進學校,看到:他的娃娃們,都挨得緊緊地站在操場上,老師們站在最外圈,四周是教學樓,他最為擔心的那棟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教學樓,沒有塌。

  老師們迎著他報告:學生沒事,老師們沒事。

  他叫葉志平,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,四川省優(yōu)秀校長。

 ?。ㄗ髡撸褐煊?、萬一、劉紅燦;獲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)

  來源:人民網(wǎng)-《新聞戰(zhàn)線》

千島湖新聞網(wǎng) 信息發(fā)布:方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