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島湖傳媒中心新聞部 郭楠
摘要:當今社會,傳統(tǒng)的報紙漸漸煥發(fā)出新的活力,表現(xiàn)為各種新聞文體從身外吸收新鮮元素,而以散文對新聞創(chuàng)作的影響最為深刻。“散文式新聞”逐漸成為一種新聞寫作潮流。本文試從“散文式新聞”的概念、寫作特點、寫作方法等各方面對這種新聞寫作方式進行探析,得出新聞中要適當融入散文式筆法,從而將“易碎品”轉(zhuǎn)化為“藝術品”的結(jié)論。同時,本文指出,在新聞中運用散文筆法,要注意“度”的問題。
關鍵詞:新聞,散文式,寫作特點,寫作方法
說新聞是“易碎品”,不外乎指它的時效性。多數(shù)新聞作品,出爐時的熱氣尚未散盡,已瞬間湮沒于時間的洪流。劉勰在《文心雕龍》中有言曰:“言以文遠,誠哉斯驗?!笨v觀那些傳頌至今的新聞,無不融入了一定的文學元素,其中,《為了周總理的囑托》、《誰是最可愛的人》等篇目,甚至被直接視為文學作品收入語文教材。而今,傳統(tǒng)的報紙漸漸煥發(fā)出新的活力,表現(xiàn)為各種新聞文體從身外吸收新鮮元素,而以散文對新聞創(chuàng)作的影響最為深刻?!吧⑽氖叫侣劇币亚娜换钴S于各大媒體。
1. “散文式新聞”概念溯源
關于散文式新聞的論戰(zhàn),在中國新聞界起于上世紀80年代。在那個翻開報紙、滿眼“新華體”的年代,一篇《金山同志追悼會在京舉行》,以其別具一格的結(jié)構(gòu)和散文般的語言,在新聞寫作創(chuàng)新之路上留下濃重一筆。新聞的形式可否不拘一格?新聞寫作可否借鑒文學表現(xiàn)手法?新聞界以此為焦點,圍繞“散文式新聞”展開了一場爭論。
彼時,
繼續(xù)向歷史深處挖掘,“散文式新聞”這個理念,則可追溯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
“散文式新聞”發(fā)展至今,仍在磕磕絆絆中探索前行,其概念尚未見有特定的權(quán)威說法。筆者姑且集合各家觀點,粗略加以提煉,為之定義:所謂散文式新聞,就是以保證新聞真實為前提,在語言上運用白描等生動靈活的散文筆觸,使新聞在形式和結(jié)構(gòu)上富于變化,具有渾然天成、“形散神聚”的散文傾向。
2. “散文式新聞”的寫作特點
在這個傳媒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,讀者的文化和欣賞水平也顯著提高,各種媒介每天產(chǎn)生的海量信息看不盡,也聽不完,而他們也更加注重閱讀中的審美享受。因此,新聞報道不僅要涵蓋“五個W”要素,還要想辦法吸引讀者,讓他們愿意看、喜歡看。在新聞寫作中融入散文筆法,看似松散的段落圍繞同一主題和寓意舒展開來,這就是避免新聞同質(zhì)化、同構(gòu)化,讓信息鮮活起來的有效渠道?!吧⑽氖叫侣劇钡膶懽魈攸c主要體現(xiàn)在以下方面:
2.1 感情真摯
劉勰“為情而造文”的文藝理論,也同樣適用于新聞寫作?!赌戏街苣返葓蠹堉在A得廣泛的讀者群,主要就是因其行文中所蘊含的深厚人文情懷。記者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,將真情融于筆端,才能使新聞達到最理想的報道效果,正所謂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”。《今日千島湖》上發(fā)表的優(yōu)秀稿件,莫不是作者飽含真情寫作的結(jié)果。如
2.2 語言優(yōu)美
“春來水漲,滿山皆是蘭花香?!痹凇毒龔纳街衼恚蓭m花草?》這篇新聞報道中,無論題目還是導語,都如同散文般清新美好,一下子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和心靈。提起新聞語言,不少民眾曾覺得味同嚼蠟,而通過借鑒散文筆法,整個報道便洋溢出一種輕靈美妙的氣息,吸引讀者在審美旅程中輕松獲取新聞信息。新聞“言之有文”,方可“行而能遠”,“文”就是指的文采。
2.3 結(jié)構(gòu)靈活
傳統(tǒng)的新聞報道,大多采用“倒金字塔”式、時間順序式、懸念式、并列式等結(jié)構(gòu),各有其自身優(yōu)勢,但長此以往的“老一套”,不免使讀者心生厭倦,這也是提倡用散文筆調(diào)寫新聞的重要原因。劉勰在《文心雕龍》“通變”篇中也曾說:“設文之體有常,變文之數(shù)無方?!毙侣劮磻膬?nèi)容越來越廣泛,形式和結(jié)構(gòu)上也就相應多樣化,散文“形散神聚”的特征正與此相符。在《節(jié)日停車難開始困擾新農(nóng)村》一文中,作者提煉出“村干部的感嘆”這一新命題作為導語,并貫穿始終,不落窠臼,令讀者印象深刻。
2.4 形象生動
不少蜚聲國際的記者,又同時兼具作家的身份,他們善于捕捉細節(jié),并在作品中通過散文式的形象描寫手法,再現(xiàn)采訪到的典型形象。法拉奇的作品無一不顯現(xiàn)了她深厚的文學功底,她對基辛格的描述如下:“粗壯的矮個子,頂著一個羚羊般的大腦袋?!绷攘葞坠P,人物躍然紙上。今年6月的洪災后,筆者在大墅鎮(zhèn)采寫的稿件《暴雨!桃林村災民緊急轉(zhuǎn)移!》,也是以形象的語言還原彼時彼景,受到廣泛好評。
2.5 節(jié)奏鮮明
“文似看山不喜平”,散文語言和結(jié)構(gòu)的一大特色,就是富有節(jié)奏感和韻律美。第8界中國新聞一等獎獲獎作品《別了不列顛尼》,就將此特色發(fā)揮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。全文10個自然段,不足500字,運用跳躍的行文方式,筆斷意連,似行云流水,揭示了香港回歸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主題?!稛o愧共產(chǎn)黨員的稱號》也具有這種特點,渾然天成的文字體現(xiàn)了作者較高的新聞和文學造詣。
2.6 意境深遠
散文重意境,“散文式新聞”則常常借鑒這種意境再現(xiàn)手法,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,構(gòu)建出一副情景交融的詩意畫面,起到打動讀者、引起共鳴的新聞效果。傳統(tǒng)的新聞創(chuàng)作,往往固執(zhí)地認為新聞即要絕對客觀,殊不知融入作者個性的散文式語言,更能使受眾在心理上產(chǎn)生反饋和聯(lián)想?!八?,是一扇多彩的窗子,在五年的演繹里,她讓全世界都知道了有個美如仙境的千島湖!也讓千島湖走向了全世界!”《五載雨露玉汝于成》中,這樣散文式的言語不多,卻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,提升了整篇報道的層次。
3. “散文式新聞”的寫作方法
“內(nèi)在的本質(zhì),生動的細節(jié),深刻的議論,新穎的文采?!毙侣劷缜拜呍眠@樣四句話概括散文式新聞的寫作經(jīng)驗和基本要求。散文筆調(diào),就是形象化的白描手法、情景交融手法、細節(jié)描寫手法、夾敘夾議手法等的統(tǒng)稱。散文式新聞的寫作,在技巧和方法上應講究以下幾方面:
3.1 選取典型細節(jié),再現(xiàn)生動形象。
新聞報道切忌面面俱到,散文式新聞也要選取新聞事實的某個亮點、新聞人物的某項特征來進行組稿,使生動的形象得以再現(xiàn)。這樣敘事如畫的意境,新聞界稱之為“鏡頭化”。法拉奇就是運用鏡頭式畫面進行寫作的高手,她善于采用場景、畫面組合的結(jié)構(gòu)方式展現(xiàn)新聞事件、描寫新聞人物,敘述跌宕起伏,極具吸引力。而形象化的新聞表現(xiàn)手法,離不開描寫,尤其依賴于散文中最常用的白描手法?!八幸浑p淡褐色的眼睛,美麗而略帶憂傷,臉上掛著一絲奇妙的、高深莫測的微笑,這笑能引起人們的好奇?!边@些描寫英迪拉?甘地的句子,就仿佛使用鏡頭定格在被訪者的臉上,展現(xiàn)給讀者一副生動的畫面。再看《眾志成城抗洪魔》這篇報道,筆者讀罷,一個細節(jié)在腦海中反復回蕩:“他的嘴角已經(jīng)積起了白色的鹽堿物質(zhì)”,生動再現(xiàn)了搶險人員一刻不停奮戰(zhàn)在一線、連水都顧不上喝的辛勞。小細節(jié),卻能帶來大震撼。
3.2 情景交融,增強新聞表現(xiàn)力。
情景交融是散文中常用的筆調(diào),散文式新聞中也大可引來借鑒,但情景描寫要圍繞主題思想,不能將所見所感不加選擇地堆砌在文章里?!敖q布河上的冰層破碎了,奔騰而下的激流撞擊著巖石,發(fā)出響亮的水聲。凍土松軟了,山坡上枯黃的野草叢中又突出淡綠色的嫩芽……”《英雄登上地球之巔》一文開篇的情景描寫,并非隨心所欲、漫無目的,而是寓意登山運動員的到來為山區(qū)增加無限生機?!侗┬邪l(fā)生在午夜》的作者在開篇寫道:“燭淚從一支孤零零的黃蠟燭上緩緩流下;花萼在一對紫色的薔薇上瑟瑟?!焙啙嵉墓P觸,是景語,亦是情語,營造出一種悲愴的氣氛,譴責了北約的暴行,也表達了對死難者的深切悼念。
3.3 夾敘夾議,敘議結(jié)合。
新聞講究用事實說話,但并不排斥在記敘和描寫的基礎上,加入必要的精辟分析和切中要害的議論,提升報道的思想深度。新聞中的議論和描寫一樣,都不在多,而在精準。感人至深的新聞典范《為了周總理的囑托》一文中,穆青在敘述主人公接受總理囑托后,寫道:“十幾年來,他走過了一條光榮而又布滿著荊棘的道路。” 既承上啟下,使段落自然過渡,又對主人公后來的生活進行了評述總結(jié),起到一語中的之效。《挺起不屈的脊梁》中也存在議論成分:“淳安兒女多壯志,敢叫日月?lián)Q新天。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,沒有壓垮淳安人民的精神?!边@些議論式語言,都是新聞寫作的點睛之筆。
4. 新聞“散文式”筆法要適度
“散文式新聞”是順應“受眾中心”理念產(chǎn)生的新聞寫作新形式,是全媒體時代新聞寫作改革的重要方面。但要注意,新聞與文學是相通的,更是相異的,在新聞寫作中引入散文筆法,要以遵守新聞自身的特點和規(guī)律為前提,在堅持新聞真實性和時效性的基礎上借鑒散文的形式。
“散文式新聞”寫作的目的,是打破長期以來新聞結(jié)構(gòu)的呆板形式和表現(xiàn)手法上的墨守成規(guī),而非將新聞寫成散文,全盤“散文化”。新聞中的散文筆觸增強了新聞的可讀性和易讀性,但要把握“度”的問題,只能適度,不能過度。
同時,“散文式新聞”只是眾多新聞寫作方式中的一種,并不排斥“新華體”等傳統(tǒng)報道形式。在一些重大會議和活動的報道中,“新華體”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其自身的價值。內(nèi)容決定形式,在新聞寫作中是否可融入散文式筆法,融入什么樣的散文筆法,都要服從內(nèi)容的需要,決不可濫用文采、堆砌辭藻。
5. 結(jié)論
“散文式新聞”已成為當今世界新聞報道的一種潮流,恰當?shù)刭x予新聞報道一定文學性,將使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,彌補傳統(tǒng)新聞文體自身的諸多缺陷。梁衡先生評論說:“新聞如飯,文學如酒?!薄吧⑽氖叫侣劇睂懽?,就是要在日常三餐中,適時適當?shù)丶尤脒m量小酒加以調(diào)劑,粗茶淡飯也便有了醇厚的滋味。新聞要“實話實說”,更要“實話巧說”。新聞工作者要修煉語言積累和運用的功夫、捕捉和表現(xiàn)形象的能力、以及發(fā)現(xiàn)和再現(xiàn)典型的能力,為新聞插上散文的翅膀,讓新聞飛得更為高遠。如此,“易碎品”才能真正轉(zhuǎn)化為“藝術品”。
參考文獻:
[1] 黎明潔.重審散文式新聞論證[J].學術論壇,2004,(6).
[2] 梁衡.沒有新聞的角落[M]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2.
[3] 穆青.關于新聞改革的一點設想[J].新聞業(yè)務,1982,(2).
[4] 阮群.新聞作品散文化現(xiàn)象探析[J].思想戰(zhàn)線,2003,(2).
[5] 張駿德.中國新聞改革論[M]. 臺灣: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,2006.
(郭楠)
走向全媒體——千島湖傳媒中心十年歷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