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新辦[2005]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: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
淳安縣千島湖傳媒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絡廣告 0571-64831301
杭州網?千島湖網 網絡支持:杭州網絡傳媒有限公司
余昌順
一條清平源,一方富文地。
清平與富文這兩個詞像一條河流的兩岸,都那么清新雅致、莊典厚重,給人以想像空間,這條河向著無限的遠方流去。這種地方,總會給人以向往,清平源里有什么,富文鄉(xiāng)域有何說?
清平源溪的下游已被千島湖吞沒,青田溪與清平源溪早已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連接,它們已經各自注入千島湖,但做為很重要的地理標志的山仍然相依相偎、相攜相扯,還是有整體感,它們的形態(tài)也有相似之處,山高源深峽小。對富文來說,青田源就是一個旁逸斜出的存在。整個富文對淳安來說何嘗不是這樣的存在呢?離中心與出口很近,但又不處在主干道位置,它就是這樣的“旁與斜”,不占中央位置,但不可或缺,又很藝術地存在。不起眼、不張揚、不喧嘩,少了它就大打折扣,甚至還會變化性質。
(王建才 攝)
旁逸斜出的青田源
青田源現在就一個村:青田,七百多號人。過去有兩個村,青田與雪坑。行政村區(qū)劃調整時,這兩個村合并了。這兩個村并成一個村是順理成章的事,他們共一條源,雪坑在上游,青田在下游。從源的角度來說,這是一個小小的源,雖然有十幾公里遠,但源里的空間是極為狹窄的。這小小的地方何以叫青田這樣有模有樣的名字呢?其實這是一個小村不斷放大的結果,自然村名成為行政村名,合并后還是村名。真正的青田村是一個小小自然村,充其量不到三十戶人家,處在這個源的中間偏下的地方,是一座山壟出又延伸出的一塊坡地。村后的山叫茶焙山,這座山與茶葉以及茶葉炒制有關。據說,過去這兒叫頃田,也就是說田少,就半頃田。后來按諧音就改叫“青田”。
在這條源的外部地帶,有一處值得一說:葛嶺。這個地方的地理特色是值得一說的,溪流從北到南,在葛嶺這帶形成特別的地理樣式。西邊的一壟山橫刺過來,與東邊的一堵山形成緊密的對應關系,中間的溪流把這個山沖出一個口子,兩岸都是斧劈一樣的峭壁。從東北方向跳躍而來的陰塢里的水,就在這里匯入青田溪。兩溪之間有一壟長長的不算太高的山,與下游橫刺過來的葛嶺形成了十分復雜的樣子。兩溪交匯處四周皆是山,山和溪之間沒有一點平地過度,山與溪制造出從未有過的樣態(tài)效果。溪水離岸很高,茂盛的樹木掩蓋著兩溪,一種深深幽幽、神神秘秘的感覺油然而生。
青田整條源其實分兩段,分界嶺在上嶺腳。上嶺腳以外是過去的青田源,是未合并之前的青田村的范圍,山嶺腳以里就是雪坑源,過去是獨立的雪坑村。這兩段源,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那就是落差顯著,在葛嶺之外的地方海拔只有一百五十米左右,但在源頭的荷山海拔有六百多米。如此這般,就造就了這條小溪獨特的氣質,少有平緩、悠揚而去的綿長,大多地段都是跳躍、喧鬧的。到了雪坑源的源頭地帶,從荷山口開始溪分兩路,一路去荷山,一路去山后源。
青田到雪坑,從整條源來說也是這樣不斷遞增的地形,所以整條溪流,就如同一把古琴,彈奏著它的高山流水。
十幾里雪坑的一大地理特征就是:冷與雪。雪比外面厚,有雪的日子比外面長,氣溫比外面低。
雪坑源里有一類山,很有特點,處在房子的對面,陡峭如墻,看似獨立存在,其實背面與其他山相連。這山上闊葉林遠多于針葉林,許多柴木到了冬天都落葉了,看上去絲絲條條,看似隨意但又很藝術。輕輕的雪使整座山便成一個藝術展覽館,如果雪被凍成冰,成霧凇,藝術感更強,煞是好看。
民宿看上了這條小小的、窄窄的、土土的雪坑源,眾多新主人涌入此源,建成與在建的有六家,希望這些風雅的民宿,能留住雪坑的冷艷、雪致的同時,仍能留下雪坑的絲絲風情、風俗、習慣,不讓它們成為塵封的記憶。
無限分支的小源
清平源在漠川分了岔,左邊是小源,右邊是大源,當然大源是清平源的正源。
漠川過后是聚璧,聚璧村恰恰處在一個分支處。左邊是燕坑源,右邊是章坑源,兩個源差不多大小,水流相仿。鐘山就是兩源分界處的金字塔山,它就坐落在那,東西兩小溪在它跟前交匯。沿西邊源走三里處又是個分岔,一邊到柒源頭,一邊到浪嶺腳。浪嶺腳現在只有四戶人家了,但從前這里其實是一個小小的橋頭堡。一邊翻過去是文昌的浪嶺,另一邊翻過去是千島湖鎮(zhèn)的桃源。
從鐘山往右邊進,又是一番天地。在轉橋邊有一個分岔,左邊進是橫嶺腳,右邊去是蒙去塢。蒙去塢相對于橫嶺腳是正源,要深,要遠,要大。仰頭朝西北望去,有一座不算高的山,頂上呈岙狀。山上植被茂密,落葉喬木呈現著藝術的景象。還有一株柿子樹,柿子像小燈籠一樣掛著,煞是好看。
在聚璧的兩源分岔處還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山,往右走就是與燕坑一山之隔的章坑了。過去這里有三個村:小章坑、大章坑與章坑口,現在合并為一村,三村相距不遠,呈三角形。小章坑只是章坑源里一條向右橫出的支源,這樣橫出的支源在大章坑也就是章坑源的里面還有一條,不過這條是向左的,這條橫出的就叫橫塢,與直塢垂直。
小源里現在只有三個村,燕坑、章坑和聚璧,燕坑與章坑都是多自然村的邊界地形,而聚璧基本上是一個自然村,村里的王氏在此居住了四五百年。村里的老式民宅很有歷史感。這個村有田有山,村前是小溪,風景如畫,自然資源豐富,因此村子自古以來就比較富裕。有關財主與財寶的傳說便自然會流傳起來。聚璧聚璧,就是把寶聚起來。這名兒沒得說。
別有洞天的大源
六聯(lián)是清平源的正源頭,茂山、汪家塢口、前坑口、寒石坑、前庫頭、何來塢、潘家源、劉公院、關南塢、何沖塢口、川塆、小毛嶺、石牛欄、李家塢口、大毛嶺、宋家塢口、白石巖。這一長串村名讓我背可能花上半天時間也不見得能記得住。
小毛嶺既是個村的名字,也是一條嶺的名稱。站在小毛嶺的嶺頂公路往西邊眺望,都是崇山峻嶺,但那邊顯得嶺更高。關南塢是小毛嶺沿線左邊的一條橫出的支源,這個獨立的小山村很隱蔽,十幾戶人家在小小山岙中,保持著傳統(tǒng)的房屋風格與生活方式。
富文土釀酒有名,但真正釀酒者都出自六聯(lián)。六聯(lián)何以在此方面出名,能出好酒?除了水之外還與這里毫無污染的環(huán)境有關嗎?像關南塢這樣的自然村,只有一個出口,到文昌的浪洞要翻高山,深山里是不是有獨特的菌更適合釀酒呢?
其實整個六聯(lián)與關南塢一樣,都是這樣的地形。翻開富文地圖,六聯(lián)離鄉(xiāng)政府很遠,近十五公里。這是一個秘境,由近二十個自然村組成,散落在方圓二十點四六平方公里的區(qū)域內,山高林密,峽谷深深。
近源頭的枧箬坑,這個名稱也是名附其實的,腳邊就有一大片箬葉。里面的最高峰有九百七十八米,山的那邊就是建德的下涯鎮(zhèn)大洲村。里面還有一片兩百畝的茶園,叫葛塔茶園。
說到山,重坑的山別有風景。此地叫重坑,是因為圍繞村莊的水重重復重重,村后方向有三條,村前方向有兩條,還有一條就是主流,是從六聯(lián)流下的清平源正流。村前的兩條水其中一條是從吳山自然村流下來的,正是這條溪收留了仙姑洞里的水。仙姑洞是富文重要的地理標志了,它坐落在吳山村,這個村后來并入了重坑。
從另一個村也可看到仙姑洞所在的山——桐嶺山,側面的桐嶺山,別有一番韻味,像一座標準的金字塔,這個村叫廷章。在廷章的橫塢口,兩邊兩座山都很有氣勢。西邊叫武禁山,東邊叫九峰尖。透過這個山岙可看到遠處的桐嶺山,桐嶺山像堵住了缺口又沒完全堵住,云霧繚繞、流嵐縹緲,桐嶺山若隱若現。
清平源里有許多像金字塔一樣的山,這樣的山如同山的基礎形態(tài),像眾山的母本一樣,能制造出無限不同的空間形態(tài),查林前山像筆架,后山如太師椅,石積坪村后的山像一堵高高的墻,漠川村前的溪與溪西邊的山構成山水畫的元素,等等。
方家畈村里住的方氏是新安江移民,當年從龍潛莊移過來,但這個村名很久以前便有,似乎是專門為了等他們而在幾百年前就敲定了此名。
石頭埠是年輕的村莊,千島湖形成后才有人定居于此。這里曾經是碼頭,埠的功能已消失,但它守著當今清平源的入湖口,這個入湖口有著五個S形的彎,這樣制造出來的空間迷離、奇幻,大家可以找找謎一樣的空間形態(tài)。
千島湖新聞網編輯:義永華 吳若虹
最新播報
更多>>淳安發(fā)布
視界千島湖